益生菌種類繁多,常聽到的 A、B、C菌有什麼功效,還有 LP、LGG、F 菌到底是什麼呢?用一張圖看懂這些常見菌種的差異!
益生菌有許多好處,包含促進消化與排便、改善過敏、提升免疫力,或改善情緒與心理問題等等,不過各種益生菌的功效不同,建議依照自己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產品,以下針對常見的菌種介紹。
常見六大菌種介紹
A 菌:嗜酸乳酸桿菌
嗜酸乳桿菌(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)又稱A菌,是人體的原生菌種之一,主要定殖在小腸前段,在口腔和陰道中也可以發現。
A菌會代謝糖類產生乳酸,透過降低腸道的 pH 值,來調節腸道菌相。因為腸道中許多致病菌最喜歡的酸鹼值為中性或偏鹼性,因此維持體內環境酸性,有助於抑制腸道壞菌的生長和繁殖。
- A菌的功效:改善腸胃不適症狀、改善細菌性陰道炎、調節免疫、調節膽固醇、預防結腸癌
B 菌:比菲德氏菌
比菲德氏菌(Bifidobacterium bifidum)和龍根菌 (B. longum) 與雷特氏菌 (B. lactis) 都屬於雙歧桿菌屬,「雙歧」構造讓它們可以容易定殖在腸道粘膜,是第一個在腸道定殖的菌群,在母乳餵養的嬰兒腸道菌群中佔主導地位,並會隨年紀增長逐漸自然減少。
B菌可以和壞菌競爭附著位置,減少有害菌繁殖,調節腸道菌叢平衡。
- B菌的功效:改善腹瀉等腸道疾病、調節免疫反應、減輕慢性腸道發炎、減少大腸癌風險
C 菌:乾酪乳酸桿菌
乾酪乳酸桿菌(Lactobacillus casei)又稱為凱氏菌,也是乳酸桿菌屬的成員,因為對酸鹼及溫度範圍有很高的耐受性,所以可以生存和定殖的範圍廣泛,包含大腸及小腸。
C菌也可以透過維持體內的酸性環境來抑制壞菌生長,調整腸道菌相,並可以透過分泌抗菌物質,以及增強腸道細胞的屏障,來調節體內的免疫反應。
- C菌功效:減少腹瀉、調節免疫、改善酒精性肝損傷、有降低過敏的潛力
LP菌:副乾酪乳桿菌
副乾酪乳桿菌(Lactobacillus paracasei)又稱為 LP 菌,存在於人體的全腸道,對溫度的耐受性高,也常見於天然發酵食物中。
LP 菌也是乳桿菌屬的一份子,和乾酪乳酸桿菌及鼠李糖乳桿菌的序列相似度高於 90%。大多數的菌株都會發酵糖類產生乳酸,調節腸道菌相平衡。
- LP 菌功效:減輕腸胃道症狀、調節免疫及治療過敏性鼻炎、減少異味性皮膚炎等皮膚症狀
LGG 菌:鼠李糖乳桿菌
鼠李糖乳桿菌(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),簡稱 LGG 菌,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益生菌,可以在胃腸道和陰道中發現它的存在,對不同環境有很強的適應力。
LGG 菌耐酸鹼,對人體腸粘膜細胞有很強親和力,在人體的定殖力良好,可以促進體內微生物平衡;某些菌株也發現有輔助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的潛力,但需要考量菌株及介入時間。
- LGG 菌有助於預防和治療腹瀉、急性腸胃炎、改善異位性皮膚炎者的生活品質
F菌:發酵乳桿菌
發酵乳桿菌(Lactobacillus fermentum)存在於發酵類植物、乳製品、糞便及人類陰道中,因為安全性高及益生菌的特性被廣泛運用在食品或產品中。
F菌被發現能夠改善腸道發炎症狀,並且有抗氧化、抗發炎的作用,甚至有減重、調節血糖的潛力。
- F菌功效:降低血液膽固醇、調節腸道免疫系統、調節血糖、體重控制
營養師小提醒
腸道菌的研究是近幾十年來的研究重點,不過大多受限於實驗條件的不一致(時間、劑量或實驗對象),都還需要等待更近一步的研究確認功效,如果想用益生菌產品調整身體狀態,一定要記得選擇有完整研究或專利的菌株,並且持續穩定補充至少 1 個月,沒有效果的話再考慮換個牌子,有改善的話持續補充3-6 個月,才能有更長期的效果。
文/吳宜庭、圖/雷思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