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工食品是健康殺手?營養師解析超加工食品對身體的影響

從早餐的火腿蛋餅、下午的珍奶,到宵夜的泡麵,現代人的一日三餐幾乎離不開加工食品。雖然加工讓食物更美味、更好保存,但背後藏著的健康風險,你了解嗎?

加工食品 vs 超加工食品,有什麼不一樣?

隨著科技進步,全球的食物供應越來越仰賴加工製程,像歐美國家,日常飲食中有一半以上都是「超加工食品」!這些食物雖然方便又好吃,但也可能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
根據國際通用的 NOVA 食品分類法,加工食品分成四級:

第 1 級:未加工或最少加工食物

像是白米、雞蛋、牛奶、茶葉、水這類,只經過簡單處理(如烘乾、冷藏、殺菌)就能吃的食物,主要目的只是延長保存期限。

第 2 級:烹飪用的加工原料

從天然食物中萃取出來的,例如橄欖油、糖、奶油、澱粉等,這些通常是料理時會用到的原料。

第 3 級:加工食品

第 1 級和第 2 級的結合品,像是罐頭、起司、麵包等,目的是讓食物更耐放、更好吃。

第 4 級:超加工食品

就是添加一堆人工成分(如防腐劑、香精、色素等)來提升外觀和口味的產品,例如:洋芋片、含糖飲料、餅乾、微波食品、香腸、蛋糕等等。

超加工食品對健康的影響

1. 容易變胖

超加工食品熱量密度高、容易吃太多,像洋芋片吃完一包還是不飽,但一碗沙拉就讓你有飽足感。這些食物還會引起胰島素反應,讓身體更容易儲存脂肪。

2. 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

研究指出,常吃超加工食品跟心血管疾病、腦中風等問題有關。這類食品糖、鹽、脂肪都多,纖維又少,吃多了會造成發炎、血壓高、膽固醇升高等問題。

3. 癌症風險增加

超加工食品吃太多,罹癌機率也會上升。像是鹽分過高的醃製品可能提高胃癌風險、缺乏膳食纖維也可能導致腸癌。研究發現:飲食中只要超加工食品比例增加 10%,整體癌症風險就增加 12%、乳癌風險增加 10%。

4. 增加失智風險

一項長達 10 年、超過 7 萬人參與的研究顯示,攝取超加工食品越多,失智風險也越高。每增加 10% 的攝取量,失智風險上升 25%。但好消息是,如果把等量的超加工食品換成未加工或少加工的食物,失智風險能降 19%。

圖 / 楊紹楚

文章原文:加工食物是健康殺手?營養師盤點超加工食品對身體的危害

延伸閱讀
一年四季怎麼吃?春夏秋冬的中醫食療報你知
壞膽固醇對身體影響大!營養師:這 8 種食物有效降低 LDL-C
減脂中藥材搭配六大減肥穴位!不用斷食也能健康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