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過兩天就是今年的節氣「處暑」,是第 14 個節氣,通常都落在每年的 8 月 23 或 24 日,古言說:「處,去也,暑氣至此而止矣」,意思是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,氣溫會開始慢慢下降。
處暑後的天氣溫差較大,加上氣候漸漸乾燥,可能會有皮膚乾燥、早晨起床常會感覺喉嚨或鼻粘膜乾癢,或是容易便秘,就是「秋燥」常見的現象。
處暑養生三要點防秋燥、解秋乏
- 飲食少吃辣:辛辣食物容易上火,容易加重秋燥的症狀,因此辣椒、花椒、生薑等食物都應該避免,更不宜吃燒烤及煎炸的食物。
- 起居宜早睡:夏天晝長夜短,許多人習慣晚睡,入秋開始白晝慢慢變短,加上「秋乏」易使人犯睏,建議比平常早一小時入睡,讓白天精神充足。
- 早晚勤梳髪:經常用木製或柔軟的梳子梳髮或按摩頭皮,可以促進新陳代謝,讓頭皮血液循環提升,不只能美髮,還能提神醒腦,緩解疲勞。
處暑吃黃金作物「玉米」五大好處
處暑時節是「玉米」成熟的季節,在中醫有健脾開胃、益肺寧心的效果,最適合秋季補充。玉米除了香甜可口、應用和料理方式多元,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,有以下五個健康益處:
- 促進腸道健康:玉米是很好的膳食纖維來源,可以提供更長時間的飽足感,並促進腸道蠕動,預防便秘和憩室炎。
- 幫助護眼:玉米當中的「玉米黃質」是常見的植物胡蘿蔔素之一,存在於視網膜中心的黃斑部,可以和葉黃素一起改善眼睛健康。
- 維持血糖穩定:玉米的升糖指數較白飯低,加上纖維能夠延緩血糖上升速度,是很好的澱粉來源。
- 預防癌症:非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增加糞便體積,促進腸道蠕動與排便,預防結腸癌。研究也發現玉米當中含有的胜肽有抗癌和抗氧化的作用。
- 利尿除濕:處理完玉米之後的「玉米鬚」用來煮水或泡茶,有清熱利水的功效,適合容易水腫、小便不利及高血壓患者的食療茶飲。
營養師提醒,玉米常被誤認為是「蔬菜類」,但其實在營養學上的分類是「全穀雜糧類」,主要由碳水化合物組成,建議在食用時取代白飯,大約 1 又 1/3 根玉米可以取代一碗飯,食用時也要注意份量,免得一根接一根熱量超標,反而容易發胖!
文/吳宜庭、圖/楊紹楚
延伸閱讀
秋天養生吃什麼?營養師教立秋「潤肺抗燥」飲食 3 重點
益生菌吃了無感?吳宜庭營養師:6大錯誤吃法要小心!
食慾失控、情緒不穩?營養師:腸道菌正在操控你的大腦!